1、夫妻财产约定协议的意思是
夫妻财产约定协议,是指夫妻双方在婚姻存续期内,就财产的归属问题进行约定的规范。这种约定体现了夫妻双方在财产管理上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1.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的规定,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与结婚以前财产归各自所有、一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一同所有。
2.约定应当使用书面形式,对双方具备法律约束力。这意味着,一旦夫妻双方签订了有效的财产约定协议,就需要根据协议的内容来实行,任何一方都不可以擅自改变。
2、夫妻约定财产协议包含什么内容
法律快车提醒,夫妻约定财产协议的内容主要包含夫妻双方对财产的归属、管理、用、收益和处分等方面的约定。具体来讲,可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约定结婚以前财产的归属,即明确结婚以前各自拥有些财产在结婚以后是不是是一同财产,或者仍然维持个人所有。
2.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的归属,包含薪资、奖金、劳务报酬、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等各项收入。
3.约定一同财产的管理方法,比如由哪个负责保管、怎么样分配用等。
4.约定债务的承担方法,包含对内(夫妻双方之间)和对外(对第三人)的债务承担。
夫妻约定财产协议还可以包含其他与财产有关的约定,但应该注意的是,这类约定需要合法、有效,不可以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或公序良俗。
3、夫妻一同财产怎么样认定
夫妻一同财产的认定,主要依据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的性质和来源来判断。依据《民法典》的有关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一同财产:
1.薪资、奖金、劳务报酬;
2.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3.常识产权的收益;
4.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除外);
5.其他应当归一同所有些财产,包含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获得的收益、男女双方实质获得或者应当获得的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基本养老金、破产安置补偿费等。
在认定夫妻一同财产时,需要综合考虑夫妻双方的约定、财产的来源和性质等原因,确保认定的准确性和公正性。